DQZHAN訊:新一輪訂單鎖定船廠!陽明海運稱自有船“零大陸血統(tǒng)”
面對美國擬對中國建造船舶征收巨額關稅的301調查風暴,臺灣地區(qū)**大航運公司陽明海運主動披露關鍵底牌——其自有船舶全部“非大陸建造”。而就在*近,這家具有臺當局官股背景的航運巨頭啟動了新一輪造船計劃,首批3艘新船已鎖定日本今治造船。
3月31日,陽明海運召開財報會議。會上,陽明海運表示,目前簽訂的北美線長約運價已經比去年更高,市場氛圍樂觀,但是第三季度變化還需要觀察。此外,紅海危機持續(xù),船舶**仍是首要考慮,即使危機解除后船舶重返紅海也需要時間,全球各大航運公司的回歸時間也不一致,艙位釋出會是漸進式的,短期不至于對市場造成重大沖擊。
談及美國可能針對中國建造船舶加征費用,陽明海運指出,美方已召開兩場公開聽證會,收到超過600份意見,政策方向還需要觀察。而特朗普重返白宮,貿易政策變動恐將導致貨物流向轉移,也將牽動整體海運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陽明海運在會上特別說明,公司所有自有船舶都不是在大陸船廠建造。根據(jù)Alphaliner統(tǒng)計,其租用的船有8艘是在大陸船廠建造,占比約9%,陽明海運稱這8艘中有5艘是長租,可通過業(yè)務調派調離美國。
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2月21日發(fā)布針對中國航運、物流及造船業(yè)的301條款計劃,建議對中國船舶運營商和中國建造船舶相關的國際海運服務征收一定的費用并采取限制措施,同時鼓勵美國貨物在美國船舶上的運輸。針對此次調查的公開聽證會在3月24日和3月26日舉行。
USTR建議對船隊中含有中國建造船舶的運營商、以及可能在中國訂造船舶的運營商征收港口服務費。具體而言,提案計劃對經營中國建造船舶的運營商,根據(jù)船隊中中國建造船舶的比例進行收費,單航次進入美國港口的收費*高可達150萬美元。
同時,提案還針對在中國訂造船舶、或者預計在未來24個月內從中國船廠接收船新船的運營商征收服務費,根據(jù)其從中國船廠訂造船舶的百分比,對每艘進入美國港口的船舶收取*高100萬美元的費用。
據(jù)了解,陽明海運成立于1972年12月28日,前身可追溯至1872年在上海成立的輪船招商局。陽明海運是臺灣地區(qū)僅次于長榮海運的**大航運公司,也是臺灣地區(qū)“貨柜三雄”中**具有臺當局官營背景的公司,目前臺灣當局持有該公司33%的股份。
Alphaliner的數(shù)據(jù)顯示,陽明海運旗下船隊現(xiàn)運營98艘船,其中包括59艘自有船舶和39艘租入船舶,總運力71萬TEU,排名全球第10位,市占率2.2%。此外,陽明海運還有8艘在建新船共10.15萬TEU,占現(xiàn)有船隊比例約為14.3%。
陽明海運船隊中59艘自有船舶基本由臺灣地區(qū)*大船企臺船、日本*大造船集團今治造船以及韓國*大造船集團HD現(xiàn)代建造,其租賃船舶也大多來自日韓船廠。
在陽明海運租賃船隊僅有的8艘大陸船廠建造船舶中,5艘長租船舶為揚子江船業(yè)在2020年至2021年間陸續(xù)交付的12690TEU集裝箱船,這5艘船由陽明海運于2018年與希臘Costamare達成建造租賃協(xié)議合作訂造,租期長達10年。
2023年5月,陽明海運時隔多年重返新造船市場,啟動船隊更新計劃,與韓國HD現(xiàn)代重工簽署了5艘155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建造合同,每艘造價約為1.88億美元。憑借這份訂單,陽明海運成為臺灣地區(qū)頭個建造雙燃料集裝箱船的航運公司。
而在上周,陽明海運剛剛宣布向日本正榮汽船購入3艘由今治造船建造的8000TEU級新一代甲醇雙燃料預留集裝箱船,總交易金額約為3.39億-3.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27億-25.77億元),預計新船將在2028年至2029年完工交付運營。這是陽明海運去年12月宣布的新一代船舶構建計劃的**階段執(zhí)行。
根據(jù)陽明海運此前披露的信息,該公司將訂造*多13艘8000-15000TEU級集裝箱船,替換現(xiàn)行船隊中船齡超過20年的5500TEU至6500TEU級集裝箱船,以強化核心航線運營優(yōu)勢。其中包括7艘15000TEU級LNG雙燃料集裝箱船,以及6艘8000TEU級雙燃料預留集裝箱船。
陽明海運表示,在今治造船的首批3艘新船敲定之后,剩余10艘船也在依據(jù)內部采購程序作業(yè)進行,以確保中長期運力穩(wěn)健供給與維持全球運輸服務質量。
2024年,得益于紅海危機帶來的運價大漲,陽明海運全年業(yè)績暴增,超出市場預期。根據(jù)陽明海運的年報數(shù)據(jù),2024年全年該公司營收為新臺幣2227.06億元(約合人民幣489.35億元),年增率58%;稅后凈利潤較前一年大幅攀升至新臺幣641.79億元(約合人民幣141.02億元),年增率1265.5%。